2025年度未来银行科技服务商TOP100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25中国推动数字化转型TOP100

2025-11-17 eNet&Ciweek

2025中国推动数字化转型TOP100
RK技术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或服务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栈云基础设施、昇腾AI计算平台、鸿蒙生态、工业互联网平台
2阿里巴巴集团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数据中台、钉钉智能办公平台、平头哥芯片
3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企业级云服务、企业微信、腾讯会议、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4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AI原生云、文心大模型、百度智能云、Apollo自动驾驶
5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火山引擎云服务、飞书办公套件、巨量引擎、AIGC应用
6京东集团京东科技云、数智化供应链、金融科技、物流科技
7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WPS 365企业套件、金山文档、办公云协作服务
8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友BIP3企业云服务平台、ERP国产化替代
9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疗科技、智慧城市、大健康、汽车电子解决方案
10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5G+工业互联网、数字星云平台、服务器与存储
11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云、政府数据运营、服务器、ERP软件
12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芯云一体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数字底座、ICT基础设施
13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云、现代数字城市、信创工程
14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管理服务(MSP)、信创产业生态、IT分销与集成
15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政务数字化、系统集成、智慧司法、网络安全
16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密码服务、数据安全
17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安全、威胁检测与响应、安全运营中心
18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级安全、云计算、超融合基础设施
19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件、基础软件国产化、数据交换平台
20华大基因基因测序平台、生命数字化、生物信息分析
21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防监控、AIoT物联、大数据服务
22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物联解决方案、视频会议、机器视觉
23宇视科技有限公司AIoT视频物联、城市智能体、智慧交通
24旷视科技有限公司AI生产力平台Brain++、智慧物流、城市天眼
25商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enseCore AI大装置、数字孪生、智能驾驶
26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思元系列AI芯片、云端一体算力平台
27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治理数字化平台
28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语音交互、对话式AI平台、车载语音
29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级AI平台、决策优化系统、Sage AIOS
30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行为分析大模型、城市视觉计算、智慧金融
31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大数据平台、向量数据库、TDH
32北京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司一站式BI、敏捷数据分析平台、Yonghong BI
33深圳滴普科技有限公司实时数据智能平台Deepexi DXP、FastData
34杭州数澜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中台、数据资产化、数据交换与治理
35观远数据(广州)有限公司智能决策与预测分析平台、AI+BI
36北京智齿科技有限公司一体化客户联络中心、智能客服、企微SCRM
37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一体化HR SaaS、人才管理平台、测评云
38盖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劳动力管理云平台、智能排班、考勤薪酬
39肯耐珂萨(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本云平台(HCM)、组织数字化、麦朵
40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协同管理平台、信创OA、COP
41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办公平台、知识管理、数字化工作门户
42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办公平台、流程引擎、电子签章
43明源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地产数字化ERP、SaaS解决方案、天际平台
44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化、数字造价、BIM、智慧工地
45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产CAD/CAE设计软件、All-in-One CAx
46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二维&三维CAD设计、协同平台、浩辰云图
47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建筑结构设计软件、BIM、YJK
48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大规模定制
49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根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装备互联
50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INDICS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制造
51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Cloudiip、大数据
52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数字孪生、设备智能运维、CPS
53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通用工业设备AIoT云平台、IEM
54天泽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物联网、海外SaaS、有棵树
55北京博华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56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浸没式液冷技术、数据中心节能解决方案
57中科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计算、先进计算服务、存储
58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处理器CPU、DCU加速卡
59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产GPU、图形显控模块
60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产CPU、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
61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操作系统、云计算安全、信创产品
62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统信UOS操作系统、桌面与服务器OS
63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操作系统、边缘计算、智能汽车
64山东华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系统、AS/RS
65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解决方案、AMR
66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Quick Pick
67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业级3D视觉、AI+机器人引导
68阿丘科技有限公司工业AI视觉检测平台、AIDI
69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系统、SLAM
70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Walker
71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智能扫地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
72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家庭与服务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
73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平台、行业应用、影视航拍
74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无人机系统、垂直起降固定翼
75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氢动力无人机、智慧城市应用、巡检
76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导航定位、无人驾驶、测绘
77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地图、汽车智能化芯片、杰发科
78地平线(上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征程系列车载AI芯片、工具链
79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计算芯片、A1000
80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座舱芯片、车载网关芯片、E3
81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座舱系统、车载芯片模组、AMD
82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源鸿蒙、智能物联解决方案、HiHope
83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咨询、云智能服务、解放号
84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医疗信息化、金融科技、智慧城市
85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法院、智慧政务、法律科技
86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360)数字安全、漏洞挖掘、安全大脑
87北京山石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安全、边界安全、云安全
88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安全、大数据安全、态势感知
89杭州美创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安全、数据脱敏、容灾备份
90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管理、数据备份、知识管理
91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风控、保险科技、工业大数据
92上海跬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Kyligence)智能多维数据库、指标平台
93北京涛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时序数据库TDengine、物联网大数据
94深圳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I数字人、交互式视频、虚拟直播
95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智能自动化
96上海云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级RPA平台、超自动化
97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防火墙、网络安全、信创安全
98北京东方通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通信网优、应急指挥
99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大数据、IT综合服务
100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股份公司金融科技、IT基础设施、数据治理
2025.11 DBC(DB Consulting)/CIW

旨在洞察其背后的格局、趋势与意义,洞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洞察“战略图谱”,希望它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一个由科技大厂、垂直龙头与隐形冠军共同构成的、层次分明且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态体系,对揭示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深层逻辑与未来方向稍有价值或意义。

从“单极引领”到“多极共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多元化的生态结构。它超越了由互联网巨头主导的早期模式,呈现出一幅“多极共生”的壮阔图景。

有“基础设施与平台级巨头”,如华为、阿里、腾讯、百度,它们以云计算和AI大模型为核心,构建了数字化转型的“底座”和“操作系统”,为整个社会提供普惠性的算力、算法与平台能力。

有“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专家”,如东软(医疗)、广联达(建筑)、明源云(地产),它们将技术与行业知识(Know-How)深度融合,解决特定领域的核心痛点,是数字化转型落地的“关键执行者”。

有“创新技术组件与工具提供者”,这包括了涌现的创新公司,如星环科技(数据库)、涛思数据(时序数据库)、梅卡曼德(机器视觉)、来也科技(RPA)等,它们如同生态中的“超级物种”,在数据库、AI芯片、RPA、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组件”上具备独特优势,是驱动整个生态精细化与深化发展的核心动能。

这种格局表明,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已从消费互联网的通用模式,深入至产业核心,进入了“全行业、全链条、全周期”的深度融合阶段。

从“单点应用”到“协同赋能”,体现了前沿技术从“单点突破”走向“协同赋能”的融合趋势。“云智一体”已成为标配,几乎所有云厂商都将AI作为核心服务。更为重要的是,“AI+数据”的闭环正在形成,第四范式等企业级AI平台依赖星环、Kyligence等提供的高质量数据底座,而后者又通过AI实现数据价值的倍增。

同时,“软硬一体”的创新正在加速,从寒武纪、海光的算力芯片,到极智嘉、大疆的智能机器人,硬件载体使得数字化解决方案能更直接地作用于物理世界,实现了从虚拟到实体的价值跨越。

从“效率提升”到“模式重构”,说明价值正跃迁,企业价值主张正在发生变化。早期的数字化工具主要解决“效率提升”问题,如OA系统优化流程。而今,技术正在驱动商业与治理模式的根本性重构。

比如卡奥斯、树根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从“设备连接”走向“生产流程再造”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宇视、格灵深瞳的城市视觉计算,从“安全防范”演进为“城市治理的智能感知终端”,为城市运营提供实时决策支持。金山办公的WPS 365等协同平台,则从“办公工具”升级为“组织的智能协作中枢”,重塑知识工作的生产方式。

这份光辉的背后,也映射出中国数字化进程亟待突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一是自主,二是深化,三是普惠。

关于自主创新与生态构建,在CPU(龙芯)、GPU(景嘉微)、操作系统(统信)、数据库等基础软件领域,很多企业正奋力突破。如何从“可用”到“好用”,并构建起繁荣的应用生态,是决定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下限的关键。

关于深化渗透与价值挖掘,数字化转型在中小型企业中的渗透率仍有待提升。未来,提供更轻量、更精准、更易用的SaaS化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将是巨大的市场机遇,也是实现数字经济普惠发展的关键。

关于技术伦理与数据安全,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普及,数据隐私、算法公平和安全可信变得至关重要。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公司(如卫士通、安恒信息)角色将愈发关键,它们是数字化时代稳健前行的“安全带”。

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它不再是一场仅限于科技行业的狂欢,而是一场以技术为引擎、由多元化生态联合驱动的全社会价值重构。未来,将是生态与生态的竞争,是产业链协同与核心技术自主能力的综合较量。

真正强和有前途的企业,正是这场波澜壮阔变革的引领者与见证者。

(文/扑面)

e-Mail:lab@enet16.com

【DBC拟定框架简介】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