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K | 企业 | 备注 |
|---|---|---|
| 1 | 恒生电子 | 金融信创领域 |
| 2 | 百度智能云 | 智慧金融 |
| 3 | 软通动力 | 金融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 |
| 4 | 蚂蚁集团 | 金融AI服务 |
| 5 | 神州信息 | 数字金融 |
| 6 | 马上消费 | 消费金融牌照的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 |
| 7 | 腾讯云金融科技 | 移动支付与金融服务的综合业务平台 |
| 8 | 拉卡拉 | 云收单系统、聚合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系统 |
| 9 | 中科金财 | 金融科技整体解决方案 |
| 10 | 金证股份 | 金融基础技术平台、信息技术服务 |
| 11 | 京北方 | 金融软件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
| 12 | 和合信诺 | 金融监管与内控合规服务 |
| 13 | 中科软 | 金融软件研发、应用、服务 |
| 14 | 中亦科技 | IT运维服务 |
| 15 | 奇富科技 | 互联网安全基因和数据智能技术 |
| 16 | 中电金信 | 金融数字化转型服务 |
| 17 | 百融云创 | AI大模型服务 |
| 18 | 中科聚信 | 数智化信贷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
| 19 | 云从科技 | 金融智能化转型 |
| 20 | 恒银科技 | 金融智能终端研发等服务 |
| 21 | 银信科技 | 智慧运维 |
| 22 | 新致软件 | 金融云计算解决方案 |
| 23 | 天阳科技 | 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 |
| 24 | 金智维 | 金融行业数字员工解决方案 |
| 25 | 星环科技 | 智能风控 |
| 26 | 恒宝股份 | 即时发卡系统、DIY制卡平台 |
| 27 | 融信云 | 金融云服务 |
| 28 | 润和软件 | 金融软硬件一体化服务 |
| 29 | 高伟达 | 金融信息软件化产品服务 |
| 30 | 开鑫科技 | 金融智能、大数据、金融安全 |
| 31 | 新华三 | 数字金融 |
| 32 | 格尔软件 | 高性能SSL应用交付方案 |
| 33 | 商汤科技 | 智慧金融 |
| 34 | 数字认证 | 金融业务运营安全 |
| 35 | 长亮科技 | 金融信创和数字化转型服务 |
| 36 | 交叉科技 |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服务 |
| 37 | 氪信科技 | 智能风控 |
| 38 | 安博通 | 金融安全策略运维解决方案 |
| 39 | 微京科技 | 决策辅助工具 |
| 40 | 东信和平 | 数字身份与安全服务 |
| 41 | 微模式 | 智能金融解决方案 |
| 42 | 拓尔思 | 智能风控 |
| 43 | 天创信用 | 大数据风控服务 |
| 44 | 先进数通 | 银行定量软件开发服务 |
| 45 | 领雁科技 | 智能风控、移动金融 |
| 46 | 同盾科技 | 智能分析与决策 |
| 47 | 广电运通 | 智能金融网点解决方案 |
| 48 | 御银股份 | 金融设备整理解决方案服务 |
| 49 | 中证数智 | 信用风险管理 |
| 50 | 赢时胜 | 金融行业IT综合服务 |
| 2025.07 CIW/DBC/eNet16 | ||
金融生态新纪元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已从“工具赋能”迈入“生态重构”的新阶段。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揭示,数字金融发展正呈现可信化、场景化、普惠化三大核心特征,技术应用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
区块链重构跨境支付底层架构,数字人民币试点覆盖全国90%地级市,绿色金融通过卫星遥感实现碳足迹实时监测,共同推动金融服务从标准化产品向个性化服务跃迁。
金融科技服务企业也呈现出“三足鼎立”格局。
头部综合平台通过“支付+信贷+保险+财富管理”的生态闭环占据用户心智,构建超级入口效应,很多平台的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普遍突破亿级,并通过小程序生态将金融服务嵌入电商、社交等生活场景;垂直领域服务商聚焦小微企业与特定人群,依托另类数据源破解传统风控难题,如通过卫星遥感识别农作物长势提供农业信贷,利用水电费数据评估新市民信用等;传统金融机构则在加速数字化蜕变,通过“云网点+AI客服+数字员工”重塑服务链条。
数字金融已跨越概念验证期,进入解决实际痛点、创造可衡量价值的深耕阶段。未来竞争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场景洞察、产业融合与全球协作能力的综合较量。
大模型与AIGC的重塑
人工智能技术已从金融业的效率工具蜕变为核心生产力。2025年已经成为金融智能体规模化落地元年,银行对智能体的需求从单点工具升级为平台级能力整合,核心诉求聚焦场景深耦合、安全强保障与跨系统协同。大模型应用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在客服、办公等通用场景加速渗透,而在风控、投研等核心领域仍面临可靠性挑战。
未来,自主智能体(Agent)将实现从“辅助智能”到“自主智能”的跃迁。例如,在汽车金融场景,多智能体动态协作系统通过沟通助手、资料助手、评估助手的闭环配合,能够将传统数小时的融资预审流程压缩至秒级。
嵌入式金融消解服务边界如美团“月付”嵌入外卖场景提升用户转化率3倍,抖音“放心借”通过短视频触达年轻群体,这种“场景即金融”模式推动行业从流量中介转向场景服务商。
还有与产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让金融与实体经济形成数字孪生关系。例如在智慧农业场景,物联网监测作物生长触发农资采购贷款;粮食入库时区块链仓单自动生成启动存货融资;销售回款则自主偿还本息,实现“产业流-资金流-数据流”三流合一。这种深度互嵌标志着金融科技从提升服务效率迈向重构产业关系的新阶段。
结语
金融科技的终极价值,不在于炫目的技术参数,而在于能否在资金流与数据流的交响中,奏响普惠、高效、安全的和弦。未来,随着AI大模型在绝大部分金融机构中的深度部署,以及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的全面渗透,金融科技服务将更进一步“可信化、场景化、普惠化”。
(文/月辉)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