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K | 企业 |
|---|---|
| 1 | 北京银行 |
| 2 | 上海银行 |
| 3 | 江苏银行 |
| 4 | 宁波银行 |
| 5 | 浙商银行 |
| 6 | 南京银行 |
| 7 | 苏州银行 |
| 8 | 徽商银行 |
| 9 | 盛京银行 |
| 10 | 杭州银行 |
| 11 | 厦门国际银行 |
| 12 | 锦州银行 |
| 13 | 天津银行 |
| 14 | 哈尔滨银行 |
| 15 | 中原银行 |
| 16 | 长沙银行 |
| 17 | 成都银行 |
| 18 | 广州银行 |
| 19 | 重庆银行 |
| 20 | 郑州银行 |
| 21 | 渤海银行 |
| 22 | 吉林银行 |
| 23 | 贵州银行 |
| 24 | 江西银行 |
| 25 | 昆仑银行 |
| 26 | 甘肃银行 |
| 27 | 四川银行 |
| 28 | 大连银行 |
| 29 | 湖北银行 |
| 30 | 西安银行 |
| 31 | 河北银行 |
| 32 | 华融湘江银行 |
| 33 | 东莞银行 |
| 34 | 齐鲁银行 |
| 35 | 九江银行 |
| 36 | 汉口银行 |
| 37 | 杭州联合银行 |
| 38 | 青岛银行 |
| 39 | 贵阳银行 |
| 40 | 台州银行 |
| 41 | 桂林银行 |
| 42 | 温州银行 |
| 43 | 晋商银行 |
| 44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 |
| 45 | 蒙商银行 |
| 46 |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 |
| 47 | 富滇银行 |
| 48 | 厦门银行 |
| 49 | 广西北部湾银行 |
| 50 | 廊坊银行 |
| 51 | 威海市商业银行 |
| 52 | 广东华兴银行 |
| 53 | 长安银行 |
| 54 | 四川天府银行 |
| 55 | 辽沈银行 |
| 56 | 珠海华润银行 |
| 57 | 广东南粤银行 |
| 58 | 龙江银行 |
| 59 | 重庆三峡银行 |
| 60 | 张家口银行 |
| 61 | 山西银行 |
| 62 | 潍坊银行 |
| 63 |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 |
| 64 | 齐商银行 |
| 65 | 柳州银行 |
| 66 | 赣州银行 |
| 67 | 宁波通商银行 |
| 68 | 泉州银行 |
| 69 | 唐山银行 |
| 70 | 新疆银行 |
| 71 | 日照银行 |
| 72 | 海南银行 |
| 73 | 福建海峡银行 |
| 74 | 嘉兴银行 |
| 75 | 绍兴银行 |
| 76 | 莱商银行 |
| 77 | 金华银行 |
| 78 | 青海银行 |
| 79 | 秦皇岛银行 |
| 80 | 泰安银行 |
| 81 | 保定银行 |
| 82 | 承德银行 |
| 83 | 泸州银行 |
| 84 | 抚顺银行 |
| 85 | 济宁银行 |
| 86 | 上饶银行 |
| 87 | 达州银行 |
| 88 | 绵阳市商业银行 |
| 89 | 鄂尔多斯银行 |
| 90 | 自贡银行 |
| 91 | 衡水银行 |
| 92 | 德州银行 |
| 93 | 枣庄银行 |
| 94 | 湖州银行 |
| 95 | 西藏银行 |
| 96 | 云南红塔银行 |
| 97 | 乐山市商业银行 |
| 98 | 东营银行 |
| 99 | 邯郸银行 |
| 100 | 石嘴山银行 |
| 2023.08 DBC/CIW/CIS | |
银行流动性问题
2023年7月28日,美国银行业迎来第5起破产案,心脏地带三州银行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这家小型银行仅拥有四家分支机构,总资产约为1.39亿美元,规模相对较小。
回顾2023年初至今,美国共有5家银行倒闭,其余四家为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和银门银行。这些倒闭的银行均为美国区域银行,其中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签名银行在全美银行排名中分别位居第16、14和29位,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第一共和银行,该银行5月被监管机构查封时资产达2290亿美元,成为继雷曼兄弟之后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
美国银行接连倒闭暴露出美国银行流动性存在问题,包括储户挤兑和资产端亏损,除此之外美联储激进加息、银行风险监管的不足以及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也一一暴露。这对其他国家银行是一种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挑战短板
目前,银行业面临一系列与实体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不利于我国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其中,银行的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未能适应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尽管中小银行的数量增加,但区域性金融机构过度追求跨区域发展,导致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
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信贷管理审批模式不匹配也是不小的问题。传统审批需要实物抵押,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型企业、小微企业的认定和估值难以准确衡量。同时,政府对这些企业在信用担保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存在欠缺。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受到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进一步影响了扩大信贷投放能力。
近年来,虽然这些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限制了商业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型企业、小微企业等企业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主体越多,市场活力越旺盛,银行需要优化服务体系和架构,创新信贷审批模式,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要加强资本补充和风险管理,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为实体经济提供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持。
希望
有些城商行正用想象力透过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原因和过程,创新出特色。
(文/杨树)
e-Mail:lab@enet16.com
TEL:010-6528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