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 | 医院 | 专家 | 
|---|---|---|
| 1 |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刘士远 | 
| 2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金征宇 | 
| 3 | 北京医院 | 陈敏 | 
| 4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梁长虹 | 
| 5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洪楠 | 
| 6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袁慧书 | 
| 7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王培军 | 
| 8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韩鸿宾 | 
| 9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宋彬 | 
| 10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张惠茅 | 
| 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马林 | 
| 12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刘再毅 | 
| 1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严福华 | 
| 14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朱文珍 | 
| 15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赵世华 | 
| 16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杨正汉 | 
| 17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尚喜刚 | 
| 18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赵心明 | 
| 19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张辉 | 
| 20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郑敏文 | 
| 21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居胜红 | 
| 22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曹代荣 | 
| 2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鲜军舫 | 
| 24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王光彬 | 
| 25 |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王健 | 
| 26 |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 卢洁 | 
| 27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王青 | 
| 28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叶兆祥 | 
| 29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孙应实 | 
| 30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卢再鸣 | 
| 31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许茂盛 | 
| 32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余永强 | 
| 33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张明 | 
| 34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吴飞云 | 
| 35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程敬亮 | 
| 36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江新青 | 
| 37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张龙江 | 
| 38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张敏鸣 | 
| 39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罗天友 | 
| 40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张敬 | 
| 41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姜慧杰 | 
| 42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查云飞 | 
| 4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陶晓峰 | 
| 44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彭卫军 | 
| 45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蒲红 | 
| 46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廖伟华 | 
| 47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薛华丹 | 
| 48 | 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杨军乐 | 
| 49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周俊林 | 
| 50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曾献军 | 
| 2022.09德本咨询/eNet研究院/颐丰卓朗联调(不分先后) | ||
拟定调研的50个医学专科中,包括:1.康复科,2.骨科,3.眼科,4.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5.心血管外科,6.心血管内科,7.胸外科,8.血管外科,9.神经外科,10.泌尿外科,11.消化外科,12.口腔科,13.肿瘤科,14.精神卫生科,15.放射科,16.健康管理科,17.神经内科,18.消化内科,19.血液科,20.烧伤外科,21.疼痛科,22.整形外科,23.妇产科,24.儿科,25.皮肤性病科,26.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7.结核病科,28.普通外科,29.病理科,30.麻醉科,31.检验科,32.核医学科,33.内分泌科,34.肾脏病科,35.风湿免疫科,36.感染科,37.老年医学科,38.放射肿瘤治疗科,39.小儿外科,40.急诊科,41.围产医学科,42.器官移植科,43.手外科,44.消化内镜科,45.糖尿病科,46.激光医学科,47.高压氧科,48.营养科,49.生殖医学科,50.中医科。本次为17.神经内科。
根据今后的反馈意见,所选专科亦或有个别调整。
期待各科领域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不仅能够在医疗、科研和教学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各自专科领域带头人,同时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参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一如既往地承当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期待以此为依据,同时尊重互联网大数据,最终也可以形成反映各有关医院综合实力与管理水平的实证信息,形成简单有效的正逻辑、正循环。
今年恰逢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同时也是国家在2016年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来,检验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时点。阶段性目标总体正如期提前实现,健康中国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力的增强,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国际间交流和合作的加强,我们在医学领域,不论是医学技术、健康理念,还是具体的诊断、治疗技术和手段都在取得长足进步。
我们的医疗工作正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