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2021-05-19 eNet&Ciweek/寂静之声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提到,人类的认知当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临在、安静和警觉,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比如去感受一朵花的绽放、水晶的剔透、钻石的璀璨,小河静静地流淌;而在别的时候,这些东西在我们眼里就只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已,不足为奇,它们都只是“一些生命的外在形相”。

我想起知乎之前的一个帖子,贴了一些小朋友写的诗,其中有两首让我印象深刻: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他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眼睛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

也装不下

 

这两首诗的作者一个六岁,一个八岁,这个帖子里截取的诗也都无一例外地出自一些未满十岁的小朋友。评论纷纷赞叹,表示大概只有纯真的小朋友才能写出这样充满灵气的句子。

 很奇怪,小朋友就是有这种与万物共情的能力,能够很自然地写出这样的诗句,成年人却挖空心思也做不到。

 以前读徐则臣的《夜火车》,常常被主人公的奇思妙想打动,他把溅起的雨水形容为绽放的烟火,因为他那时太快乐了,他正在奔向他的世界。

 相比于成年人,儿童似乎更容易感受到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万物好像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与其他事物的相处和人与人的相处并无不同。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小侄女儿唱的洗手歌里,最后一句是“谢谢水龙头”。这句话由小朋友说出来自然可爱,但若出自一个成年人之口,多半会被认为“精神不正常”。

 真有意思,社会一步步将我们打磨平整,长大后的我们却憧憬返璞归真。为什么我们要舍近求远?我想,这或许只能解释为所谓“成长的代价”,社会用丰富阅历换走了我们那份天然的纯真。

 《灵性的觉醒》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有诸多烦恼全因我们忘记了本我,活在一个虚幻的所谓自我当中。而“保持临在”之所以需要我们努力才能实现,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虚幻的自我当中陷得太深。

 然而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迫使我们远离本我,以至于沉溺于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的常有状态,短暂的临在反而变得无比珍贵。成年人与儿童感受自然万物的能力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差别,原因也在于此。儿童未经世事,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灵魂更加自由,他们与自然的相通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后来,我们的人生充斥着各种与现实的博弈,挤占了原本感受自然的空间。因为不经常去实践,我们渐渐失去了这种能力。

 老来事事消磨尽,只有尊前似少年。清楚缘由但却无能为力,这是独属于成年人的沉重与悲哀。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