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以全新视角迎接汽车产业变革时代的到来

2020-10-16 eNet&Ciweek/李尚武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原外事局局长、国际项目部主任、中咨香港公司董事长

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驱动力。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格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重塑,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蒸汽机、电气、信息时代的技术洗礼,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以5G、大数据、云计算为标志的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改变和拓展了人类认知,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汽车产业变革时代的到来注入了新内涵和新动力。

汽车产业变革奏出时代强音

十九世纪末,随着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模式的采用,汽车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引起工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了美国高速公路、汽车旅馆、加油站等相关基建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福特T型车使得美国被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汽车产业成为助力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实现了电力驱动,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厂商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新产品,欧洲汽车产量以年均10.6%的比例急速增长,促进了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打破了美国单一产品垄断局面,欧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中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汽车24比1的高故障率和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汽车对石油储量的影响和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发经济、实用、廉价、可靠性高的汽车为日本汽车产业崛起奠定了基础。随着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推广,日本成为继美国和欧洲后的世界第三汽车中心。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时代,随着世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通过其前所未有的运算能力、强大存储空间和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世界人民连接起来,产业变革呈现出由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科技大国作为主导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尤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储能技术和量子计算等系列技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汽车产品作为多种高新技术的载体,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汽车产业迎来了新一轮能源驱动形式、操作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变革。

汽车产业变革重塑汽车产业新格局

汽车产业变革的实质是指由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出行服务与智慧交通等产业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整个汽车生态及其相关产业链的重塑过程。随着关键技术不断成熟、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消费者逐步接受以及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试点推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和促进新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就目前趋势看,汽车在动力系统、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和商业营销模式方面的创新已成为新汽车革命的主要内容。在此种态势下,传统车企、新势力、核心供应商、互联网企业等,均需提前思考变革趋势的影响并前瞻性地决策布局,把握变革中的巨大市场机会、确定转型方向与快速进入的途径。

汽车产业变革的参与方包括整车厂商、Tier1、TSP、互联网平台、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等。TSP整合上游运营服务商、内容提供商,下游的智能终端厂商是网联化的核心;Tier1集成上游的芯片、运算平台、操作系统等,下游整车厂则是智能化的关键。

Tier1具有成熟的底盘电子控制技术、领先的ADAS领域核心技术及高性能传感等汽车电子产品,是智能汽车研发过程最重要的支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Tier1和整车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凭借硬件技术优势,延伸渗透智能网联安全和效率类的产品和服务,将持续在新型智能汽车生态中担任重要角色。领先的Tier1,如博世已将重点瞄准于城市智能交通出行,并提出为城市提供智能交通出行服务的理念,且成立智能网联事业部;德尔福分拆部门以专注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积极拓展业务延伸;采埃孚开始有意识地向电驱动、智能驾驶等技术转型,并已成功开发出“创新型驾驶舱”,以及满足自动驾驶条件的零部件产品。未来将持续增加对于自动驾驶、电驱动、以及主被动安全技术的投资。

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芯片、传感器、高精度地图、计算机视觉系统和算法等软硬件产品和技术是智能汽车研发的关键环节与核心部分,将形成以硬件为平台、软件定义汽车的革新发展思路,通过智能汽车软硬件的持续更新和迭代,实现智能驾驶从L1-L5的不断升级。百度于2013年开始与汽车厂商合作制造无人驾驶汽车,通过其核心技术“百度汽车大脑”,实现高精度车辆探测识别、跟踪、距离和车速估计、路面分割、车道线检测,为自动驾驶的智能决策提供依据。

通信运营商对智能驾驶的云控制和自动协调的网络与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各类通信运营商已在积极拓展其他车联网领域业务。如中国移动与上汽、长城、前途、奥迪和大众等国内外车企品牌在5G等领域深度合作;中国联通在5G移动通信技术,eUICC和V2X等前沿领域与宝马、一汽、东风、广汽等汽车品牌合作;中国电信目前与吉利,北汽等汽车公司合作开展5G服务。针对车联网信息服务方面,TSP集合了位置服务、Gis服务和通信服务等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智能汽车提供强大的远程服务基础。

汽车产业变革促使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投入到汽车研发产业中来,推动了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和科技公司深度合作,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向智能驾驶领域转型,这一新变化开创了汽车行业从单一车辆产品研发向多样技术融合发展的格局。

汽车产业变革将影响人类社会生活

汽车产业变革将对出行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未来随着汽车产品“四化”深入发展,汽车、道路、行人等交通参与者将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信息节点;由人驾驶车向车自驾驶转变,将彻底改变车辆的使用人群和利用方式;由耗能机械向可移动的储能供能单元转变,未来汽车将变成可移动的储能和供能装置;由拥有使用向共享使用转变,“轻拥有、重使用”的新型汽车文化将应运而生;由汽车制造向汽车“智能制造”转变,未来分布式产能通过充分互联形成工业网络;由移动工具向出行服务转变,未来汽车将提供很多超越移动的服务。

在汽车产业变革中,依托于“人-车-路-云-网”系统协同发展智能汽车,需要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等基础设施的支撑。通过分阶段、分区域来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结合5G商用部署,推动5G和车联网协同建设;统一通信接口和协议,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汽车、运营服务、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信息互联互通,构建车路协同环境,为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提供必要条件。

新型合作模式不断呈现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传统主机厂相互合作、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合作、主机厂与高科技企业相互合作等一些符合当前发展要求的新型合作模式不断呈现和产生,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福特和大众合作研发纯电动车平台架构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奔驰和宝马在共享出行、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展开的紧密合作。戴姆勒+宝马+英特尔 (Mobileye) 联盟,通用+本田联盟,大众+福特联盟等逐渐出现;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形成互相依赖的战略协同伙伴关系,相互支持、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雷诺日产联盟和谷歌就网联化解决方案(Google Automotive Service)的合作,促使主机厂与科技企业取长补短凝聚合力,实现互利共赢。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本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产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汽车普及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在新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面向未来的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动力革命与智能互联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未来5~10年,电池的核心指标将进一步提高,核心关键技术将逐步被突破;依托我国强大ICT、互联网、通信、北斗定位等技术及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开展跨界联盟带动相关产业的并行发展,有望实现全面智能网联技术提升,抢占智能汽车发展的制高点;外部条件将逐步与技术进步有效匹配,随着相关标准出台、事故责任立法明确、应用测试与示范环境有效保证等,将会为新汽车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中国正大力研究和发展5G通信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为新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发展将带领通信、感知、控制、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共同发展。在国际汽车产业变革的大环境下,中国奠定的智能汽车发展基础必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新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难点和问题

在应对汽车产业变革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汽车产业面临诸多难点和问题。

核心技术自主能力较弱。芯片、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缺失,相关基础软件受国际垄断组织制约,电动车OEM核心的电池技术依赖于少数几家供应商;自主品牌车企对车联网核心技术严重依赖于高科技公司或本土互联网巨头;L2级自动驾驶高度依赖外资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支持,L3以上的自动驾驶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标准法规尚需完善。目前我国智能汽车标准体系与核心产品标准并不健全,现有交通法律缺少对智能汽车规制内容,难以满足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需求。

运营商业模式待细化。总体表现在商业模式不清晰,且更多利润空间将体现在后市场领域,如共享出行的盈利前景仍不明朗;此外,外资企业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外部压力也呈加剧态势;同时,知识产权方面的纷争,为企业专利和品牌带来了新的认知。

基础设施改造难度大。道路基础设施是网联化的重要基础,基于当前中国国情,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投资主体不明确,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影响建设进度。

此外,对社会认可程度、信息安全等问题也需引起足够重视。智能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将带来社会结构改变,伦理道德讨论、社会安全、失业问题等将长期伴随智能汽车的发展,智能汽车的使用推广需要经过社会的全面检验。自动驾驶汽车严重依赖于数据共享、网络和云计算,易于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

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建议

持续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未来3至5年,随着产业发展重心的迁移,车企应积极推动组织转型,打造全新的敏捷文化,以业务重大变化为契机,重塑企业架构,重新审视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以数字化转型手段全面提升研发、供应链、生产、渠道、营销和企业运营的效率,同时尽量降低各个环节与最终产品的成本,为新四化积累现金流投入储备。

国家及地方政府将对产业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抓住汽车产业变革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施策引导支持。政府引导并鼓励企业以各种形式牵头促进汽车、信息通信、交通、能源、城市规划与基建等不同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坚持升级传统零部件产业和培育新兴零部件产业并举,鼓励通过资本运作和重组并购等方式构建零部件平台公司或企业集团,引导各整车企业联合建立战略供应商体系,实现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安全可控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各类资本设立汽车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支持汽车产业大项目推进、大企业培育、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造等。地方政府结合当地产业实际,研究制定推进本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及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对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在资源要素、重大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大院名校和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未来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需要路端智能化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站建设的支持。国家需指定单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研究和推进,委托第三方进行基础设施及通信基站商业模式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激发产业中相关单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为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和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在汽车全面电气化方面,国家应促进车桩相随,建立智能高效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扩大充电桩覆盖区域,统一充电设施标准,促进不同充电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基础设施建设因投入大、商业模式和业务边界尚未清晰,更涉及人身财产、社会秩序和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因此,建议国家牵头或授权相关单位,联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以及通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与平台运营商、第三方行业机构等产业相关方,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相关利益分配,进行国家级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建设和云控系统平台运营。

加快制定产业数据标准,实现资源共享。目前,车辆数据、乘客数据、道路数据等各类数据的归属问题不明确,制约着产业发展。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接下来需要相关部门进行专项梳理,清晰界定各类智能汽车数据的所有权范围,产业参与者将会针对所有权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业务模式设计和合作,联动支持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及应用生态的发展。推动智能汽车基础数据标准格式和相关国家标准制定。面对未来多产业融合的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生态,产业中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类别的设备需要进行互联互通是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平台的建设更加需要基础数据标准和通信协议的国家标准先行。

加大产权结构改革,真正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回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有太多遗憾和不甘。汽车产业是全球充分竞争性产业,但在我国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我们未能提供适应充分竞争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革来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以适应市场竞争。我们说的产权结构改革就是加大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在汽车企业中的权重,从而破除汽车产业的体制弊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产业变革之路。

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技术变革和组织创新必将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引发产品架构、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作为世界汽车制造和消费大国,我国应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关键历史时期,抓住机遇、扎实练好内功,围绕汽车产品实现“四化”要求不断提升自主核心研发实力,为我国汽车产业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注:本文为《2019-2020年中国汽车数字营销产业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前言中的一部分。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本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调研、汇编与发布。】

相关频道: eNews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