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格物致知,一通百通

2020-09-15 eNet&Ciweek/碧潭洗砚

《传习录》的“传习”一词《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其结构形式也类似于《论语》。这本书是由王阳明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其理论与思想主要是通过王阳明先生与弟子之间的谈话以及其回复弟子的信件等形式呈现的,并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来探讨与弘扬阳明心学的。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传习录》这本经典之作,或许读此书真正地需要一些“太极”功夫。

之前,对于阳明先生的心学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往往也会想当然地从翻译的文本中去捕捉其中的奥义,但往往是不得要领的揣度与解读,这似乎就走进了一个求而不得的死胡同,于是总有一种“只缘生在此山中”的迷惘。

比如王阳明先生关于“惟精惟一”的解释,关于“格物”的解释,以及关于“未发之中”的解释……诸如此类,如果单纯从字面去拆解其意思,其文字背后的道理反而更加渐行渐远,所以也就更难做到知行合一了,或者说这样读书就把书读坏了。

既然不能把握其中因果,那就从外围进行迂回。王阳明何以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那么他的心学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或者弄清了他的理论渊源可以帮助我去理解阳明心学。

王阳明之所以被称为儒学的“第一完人”是因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在心学方面的造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中期以后王阳明心学已发展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儒家学派,甚至对当世的人们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溯及其理论渊源,王阳明的心学继承了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思想,汲取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思想,同时也有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性继承。

这一点可以从书中的很多章节得到印证,譬如《传习录》之答欧阳崇一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糊涂者,正是欠此一问。

王阳明先生在此处就援引了孔子的言论来为欧阳崇一阐释致良知的义理,这样可以举一反三的例子在《传习录》中多处可见,这样就会让我们有触类旁通的豁然之感。

或许,高深的教义只有借用通俗和比对的方法去理解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即便是不同的学派之间有着怎样的生发,其最终都是会回归“良知”上来。而“致良知”不是静坐,也不是静思,而是需要在事上修练,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实践就是知行合一的要旨所在,也是贯穿王阳明心学的灵魂所系。

因此,“致良知”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复循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致”是其关键所在,也就是去实践。因为“良知”,是格物便已存在天地之间的。而我们只是需要一双发现“良知”的眼睛。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完美体现,就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明白了这个道理,做到“致良知”也就相应的容易了,“行随心发,心随行动”足矣。

凡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找到正确的“法门”很重要,做事情如此读,《传习录》亦是如此。

相信今后再读的时候会有更深的心得领悟。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