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仪式感”不是想当然

2020-05-09 eNet&Ciweek/颦楚

近日,厦门的一对穿着汉服、梳着发髻的情侣因提交的办理结婚证的合照是穿汉服拍摄的而被工作人员拒绝予以办理结婚登记,直到下午重新提交了合规的合照才得以办理完成。

登个记还给自己添了个堵,这点小波折或许只是这对新人在未来漫长的婚姻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曲折,但这着实是年轻人们向往仪式感的一个小小不言的小插曲。

当事人也表示,因看到网上有很多人都用汉服照片进行登记,所以才特地去拍摄。显然,他们的做法是有前车之鉴的,而且人家是成功打了“擦边球”领到证了。

为什么有人可以,有人却在大喜的日子遭遇滑铁卢了呢?

根据《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四章第二十八条“受理结婚登记申请的条件是”第(七)款规定:当事人提交3张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但具体服饰并未作明确规定。

当日上午受理这对夫妻俩申请的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并不是针对汉服。”该工作人员称,着汉服的照片也可以用作结婚证照片使用,但不可以穿着抹胸等不恰当服饰。

他们提供的汉服照中,女方的服饰并非是抹胸服,为何不能使用?工作人员作了进一步解释,照片中的女子梳着古代的发髻,发髻结合服饰,让其认为这是一张艺术照,而非证件照。更重要的是,她无法从该照片中辨别这是这夫妻俩的近期照片。

答案有了,结婚登记本身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合规比所谓的形式上仪式感更为重要。

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汉服的兴盛亦在情理之中。各地高校穿汉服行成年礼已蔚然成风,但这种带着复古风的成人礼也得到了两极的评价。赞成者认为,这种成人礼能够学到古人的礼仪制度,对于青年人传承中华文化是益的。反对者认为 ,汉服成人礼只是流于形式的模仿,并没有学到内涵。

真正的仪式感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恬淡与从容。

著名导演陈凯歌在回忆母亲时说,母亲常穿着一身淡果绿的绸睡衣,靠在院里的一张藤椅上。太阳出来,就念: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到夜里,则念: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就是来自生活的仪式感,无需刻意捕捉却已在举手投足之间。显然,淡果绿的丝绸睡衣并不妨碍一个人早晚吟诵不同是诗句。而身着“汉服”而不知何为“晨昏定省”的人,即便是美到不可方物也无非是一个行走的衣服架子。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我们很多人常常犯的毛病,叫嚣着仪式感却游走在想当然的边缘,或许是当前汉服热的一个无非规避的瑕疵。

在青年人群体中,汉服与JK制服和Lolita洋装这两款日式制服被戏称为“破产三姐妹。也就是说,如今的汉服仅仅是一种与JK制服、LOLITA所并列对抗的亚文化。 因而所谓的“汉服热”,也常常被诟病为年轻人爱穿漂亮衣服的一种时尚风尚,而将之拔高为汉服文化的复兴与崛起则有些牵强。

汉服的复兴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这样的三段论:汉服=漂亮衣服→汉服=传统文化→汉服=民族复兴。

现代人对汉服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古装电影,电视剧的戏服,也想当然地将戏服当成了汉服。 

因而,“错把西湖当西子”的人们会穿着有些不伦不类说的所谓的“汉服”在人流中穿行。

穿着仙袂飘飘的汉服在街头行走,固然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但中国汉服的发展与传承还有待于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这不是流于形式的强行正确,更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考究。

今年10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上,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朝代嘉年华节目,就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传统服饰进行了逐一展示,让海内外汉服爱好者在穿汉服、游西塘间体会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礼仪修养。

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文化,其地位应该是与和服、韩服并列在一起的,所以其解构的方式应该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解构。

唯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复兴汉服文化,复兴中华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为长远。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