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19中国碳纤维企业互联网指数50强

2019-08-01 eNet&Ciweek/樵苏

2019中国碳纤维企业互联网指数50强
RK企业
1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3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安徽首文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5中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6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7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8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
9深圳市领航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10山东江山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11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14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15中国恒瑞有限公司
16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无锡威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8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19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
20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21威海光威复合材料有限股份公司
22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3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4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25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6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27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
28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9广州金发纤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30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31浙江联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2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
33宜兴市宏宇碳纤维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4南通森友炭纤维有限公司
35宜兴市瑞邦高性能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36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37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
38宜兴市恒通碳纤维织造有限公司
39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40安徽佳力奇碳纤维科技股份公司
41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苏苏通碳纤维有限公司
43方大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
44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
45济宁科能新型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46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
47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
48吉林市神舟炭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49辽宁百盈碳纤维有限公司
50苏州挪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19《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
黑色黄金,材料之王

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其耐高温性居所有化纤之首,是制造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原料;碳纤维耐摩擦磨损,是目前最好的刹车制动材料,国际上大多数大型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可有效增强陶瓷的韧性,改变陶瓷脆性断裂形态,阻止裂纹在陶瓷基体中迅速传播……

碳纤维是国防武器装备以及卫星、飞船等高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原材料,在能源、建筑、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之无愧的“材料之王”。

新的动力

汽车轻量化是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强势新动力。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开始将碳纤维用于商业化——美国用碳纤维制造高尔夫球棒,日本用碳纤维制造钓鱼竿;80年代早期,碳纤维开始广泛地被应用在航空领域;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航空业衰退,对碳纤维的需求增长也趋缓;90年代中后期,工业领域的应用开始成为碳纤维需求的增长点。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对节能减排的重视,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机遇,这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打开了通路。

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必须具备更大的优势。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车身,可减轻车体质量达40%-60%。降低自重,可减少汽车能耗、降低充电频率、延长续航里程、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复合材料在发生碰撞时阐释的碎片较少,也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汽车的外观覆盖件、转向架、车厢、内饰、设备舱、摩擦材料、电池盒等都可以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目前来看,这对新能源车而言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此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严格的车辆燃料标准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也促使新能源车选择碳纤维复合材料。

美中不足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不是想用就能用。碳纤维材料可谓汽车界的“奢侈品”。一般汽车用钢每吨约2000元,而汽车用碳纤维每吨近20万元。这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碳纤维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此外,风电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也有所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风力发电机的桨叶,强度高、重量轻,是风力发电的理想材料。在风电叶片大型化的驱动下,碳纤维在风电领域的应用有望进一步增大。

新的格局

碳纤维按产品规格可分为宇航级(小丝束)和工业级(大丝束)。小丝束碳纤维工艺水平、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综合性能更好,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卫星导弹以及休闲体育用品领域,小丝束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日本的东丽公司目前依然是全球碳纤维领域的领航者。大丝束碳纤维工艺水平、生产成本都比较低,主要应用于工业及民用领域,产能主要在欧美。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碳纤维,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的碳纤维产业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管是技术水平、生产能力还是产品质量,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

从2000年开始,国内厂商对碳纤维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的碳纤维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3年10月,工信部发布《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碳纤维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水平,碳纤维品种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需求,该计划有效促进了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施,我国的碳纤维产业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国内一大批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碳纤维企业已经崭露头角。

2014年末,中国从事碳纤维生产的企业已经注册30多家,有25家建成了碳纤维或原丝生产线。2016年2月,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完成T700级碳纤维碳化中试生产线及工艺研究;2016年5月,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千吨级T800原丝生产线投产。2017年5月,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这是民用大型客机首次大面积使用碳纤维材料,机身近15%为树脂基碳纤维材料,而传统大型客机中碳纤维材料的使用率只有1%左右。2018年,中复神鹰百吨级T1000碳纤维生产线实现投产,标志着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再上一个新台阶,解决了国家对高端材料的急需;光威复材研制的T700级碳纤维产品通过航天火箭发动机应用验证,打破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对于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

综合来看,虽然全球范围内的碳纤维需求在持续增长,但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我国碳纤维技术水平、产能实现率的提高,国内的有效供给增加,我国的碳纤维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全球的碳纤维市场竞争将有所加剧,或将出现供过于求、产能闲置比例攀高的局面。这有可能带来全球范围内碳纤维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新的挑战

总体来说,目前全球的碳纤维产业依然处于“日美垄断、中国成长”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的碳纤维需求持续增加,但是对于进口的依赖度超过80%。2019年1-3月,我国碳纤维进口量达848.32吨,同比2018年1-3月增长9%,预计2019年全年进口量将超过3500吨,而2020年预计中国碳纤维需求量达到 27000吨。

虽然我国的碳纤维产业在技术和产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备了一定的产能,但产能实现率低,且国内的碳纤维产品品质还是相对较低,出现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应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我国的碳纤维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碳纤维的装备的依赖程度较高,装备水平极大地影响着高端碳纤维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国内碳纤维技术和产品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装备水平低的结果。另一方面,国内生产的低端碳纤维产品又受到国外的低价竞争,国内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产能不能有效释放。

众所周知,日本的东丽公司可谓如今的碳纤维“霸主”,但少有人知,东丽公司从成立到盈利,经历了近50年的历程。直到2003年,东丽拿到了美国波音为期50年的订单,才终于奠定了其在碳纤维领域的霸主地位。而碳纤维行业T700、T800、T1000等一系列的称谓,其实是东丽公司碳纤维产品的型号,但今天已成为了碳纤维的强度标杆。

这是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坚持和格局。这样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反观国内的碳纤维产业,路漫漫其修远兮。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