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不修中庸难明是,不读论语枉少年

2019-01-07 eNet&Ciweek/文乾

不知何时开始,在日常语境中,“中庸”似乎成为国人最易获得的品行,甚至被曲解为“庸碌”、“没主见”。

何谓“中庸”?中庸是儒家的至高德行,有“恒用中和”之意,中,为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庸,常也,恒也,即一息不可已也。由此便能看出,在孔圣人眼中,如果人已经达到或接近这种境界,心体至善无碍,不为人言所动,便是合乎大道。

通读《大学》、《中庸》,起先只抱着打卡的功利心态去读,可越读到深处,越对古圣人的哲言肃然起敬。

幼时伊始,语文与历史教会我们的,便是生硬地背诵和所谓“儒学是上层统治工具”的思想,许是近代化与过度西化留下的遗害,文言文、古圣哲理太被功利地解读了。孩童时期是没有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当代教育并没有很好地传习东方经典,使得我们正失去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谓“不读论语枉少年”,《大学》、《中庸》被与《论语》同册出版,因其哲学思想递进又有共通之处。以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大学的唯一印象,彼时思来,教条又无关己身。但真正读到此处,却发现与自己的理解大相径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非表面意义的,一个人一定要修养己身、多做对国家有利的事的含义。而是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先治理好自己家庭的意思,含有推己及人,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要求别人之意的絜矩之道。

“中和”是儒学范畴,也是《中庸》的重要理念之一。心中平静,不偏不倚,所以叫“中”,喜怒哀乐要表现出来,但变现也要把握好“度”,这就是“和”。

“度”很重要,我们读《定位》、《当下的力量》,里面都有中和,即中庸的理念存在。万事万物都有度,如何在两段中寻求“度”的点,在东京种做到恰到好处,是一生都要去学习、去思考的。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气节,如今的我们生活在近乎完全西化的新中国,对自己的文化、能力会不自信,会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但所有文化与社会体系的形成都有其历史因素,不能做保守内持的人,但毫无底线地改变同样愚蠢。《圣经》至今都是相关国家的信仰甚至是宪法,孔孟之言却正流为束之高阁的旧物。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