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知识诅咒与认知偏差

2019-01-07 eNet&Ciweek/艾依

1990年,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有关“拍打者和收听者”的实验:拍打者选定一些诸如生日歌等耳熟能详的歌曲,通过用手掌敲打桌面的方式让收听者猜测歌曲的名字,然后让拍打者评估收听者回答正确的概率。

实验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拍打者预测的概率是50%,然而收听者实际回答正确的概率仅有2.5%。

这些节奏极为简单的歌曲,经过拍打者自认为精准的敲打,在收听者的耳朵里就像摩尔代码一样毫无头绪。这个实验也成为了证明“知识的诅咒”存在的依据。

所谓“知识的诅咒”,原始的概念来自于经济学家Colin Camerer等人发表的一篇论文,指的是“人一旦获得了某一知识或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后,我们会默认别人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情。这一概念的形象之处在于,恰恰是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带来了人际沟通和分享等诸多方面的障碍。

造成知识的诅咒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信息不对等,拍打者听到的是完整的歌曲,而收听者只获取到粗糙的击打节奏;另外一方面是经验主义造成的理解偏差,一旦某项知识或技能被一方掌握,随着熟练程度不断提高,其在试图让他人掌握该技能的时候,就会自动简化具体操作中的细节,而这恰恰增加了事件的难度。

在《数据思维》一书中提到,即便如今大数据这把火已经蔓延到了各行各业,但是真正让大数据在自身业务领域创造价值的却少之又少,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数据思维”——即把业务问题转化为“数据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常的情况是:懂业务的很少懂数据,大数据专家又往往get不到企业关键的痛点在哪里,双方在各自的语境中自成一派,难以达成共识。

想要破解知识的诅咒,务必要扩大双方共同的认知语境。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被自己原有的知识架构禁锢着而不自知,看一本晦涩难懂的书,我们更愿意去看自己曾经有一定基础的部分;随机打开一个歌单,我们更容易被自己熟知的歌手吸引;听一场演讲,我们总是先记住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内容。

知识的诅咒会让人深陷思维惯性的怪圈,打破怪圈的第一要义,是尝试着接受不同的语境对自身语境带来的冲击。尽可能多地套用对方熟悉的体系,从行为上而非目的上来解释,让信息更有说服力地传递,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从心理上克服“排异反应”。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说过一句话:“除非你把一个理论讲得连家中佣人都听得懂,那才算真正懂了它。” 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我们其实都是在茫茫宇宙中盲人摸象,多一个维度去思考,我们就离事物的本质更近一分。

就像《六祖坛经》中对于“般若波罗蜜”的解释一样:脱离妄想,并拥有通往彼岸的大智慧。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