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是病,得治!

2017-12-12 eNet&Ciweek

——再读《传习录》随感

 初读《传习录》时觉得虽然文章语言浅白,作者和阳明先生也都尽量要人明白理解,但毕竟是古文,即使是记录的都是以白话的形式,也是古代的白话,现今听起来很有难度。再者,阳明先生一代大儒,阐述的是对儒家学说的再发展,学生也多是儒学大师,起码是举人功名,甚至是状元,几十年寒窗就是在读儒学经典。书中的对话和书信讨论的都是基于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阐释,所以没有点儒学功底,甚至连基本的儒家概念都没有,读起来完全不知所云。“明明德”、“博约”、“新民”之类的词汇反复在文中出现和讨论,有必要了解。还有就是古代的常识,文化典故的缺乏也会对阅读的流畅程度造成影响。古人名字复杂,那时候的一些读书人必知必会的典故公案到了现在也都大多生僻。

所以,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有四类内容不要过分纠结:一是人名、典故,二是儒家经典章句、概念,三是古代口语中的特别的语言习惯,四是心学中所用到的各种概念术语。

近日,再次捧起阳明先生的《传习录》,除了感叹阳明先生的真知灼见和一世功业外,还另有一些心得的。结合我所有的些许领悟,与大家分享一下。

是病!得治!

最近读到豆瓣电子书排行榜第一,由丁小云所著的《七天治愈拖延症》一书,不由感叹万千。有人说,拖延不是病。我说,确实不是,拖延只是症状,所以叫拖延症。造成拖延的病,丁小云分析了很多,我觉得算是找到病根了,但还是没有确切的病源,就是这种问题是如何造成的。

 在读了一遍《传习录》之后,我感觉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人在诞生之初,懵懵懂懂接触外界。婴儿的身体尚未发育完整,大脑紧紧具备了基本功能,如一块新硬盘尚未格式化。在他日后成长过程需要习得语言以形成思维,需要接纳文化以形成道德。基督教的圣灵和各种先天的良知良能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描述,并且由衷地赞美。什么都不懂,只有不完整的感知世界的能力的时候,大约也就是性相近吧。阳明先生所举孩子学走路的例子说明,学走路即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然后形成大脑的基本反射,成为人的一部分。此种过程谓之习得。阳明先生主张的,即是以孩子一样的习得的方式去学习适应世间一切,并实现心中理想。所谓心中理想,世界大同,不过是趋利避害且由己推人。前者是生物本能,后者则是社会妥协的产物。

人发展至有了语言和思维,一些事情就不一定要经过实践才能获得了,所谓知行合一渐渐分离了,有些事情要先知,知后才可行。这里并非在重复阳明先生所谓的就说,而是这里的知乃是知识,而非阳明先生的感知。这里就遇到了知行的两层意思。

阳明先生所举例,好好色恶恶臭一语,臭色皆为物,好恶皆是所感所知,即是判断,而好恶则是行为,虽未动,却有意来动。这是细节上剖析。如学数学,先是数字,再先是数数,会了数字的发音,看见一样东西就去数数,知行合一,建立数的概念后,要学加减乘除,了解了规则,算是知了,做习题,算是行了,习题强化规则,规则指导做题,然后就又习得了一项本领,俗语说识数了。阳明先生的解释的知行合一于此甚为贴切。

人类发展到靠语言文字传递经验思想之后。经验不再靠习得,第二层意义上的知行就渐次分开了。学不知所用成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孩子不乐意上学,因为一方面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另一层,教师也没有告诉孩子们学这些到底可以用于何处。知行分离,不再习得,知道就算完了,不去做,不去身体力行去实践,自以为知道了。可是语言本身的抽象决定了信息传递的不完整,这种经验的传授不是全息的。所以才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叹。

知道了却不去做,这是拖延的本质,这病只有一种药可治,即知行合一。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