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整个世界将是有良知天理的世界

2017-11-02 eNet&Ciweek/华玉

如今的商业社会,很多美好的东西都被货币化,心为物役。无论是贫穷之人还是富贵之人,很多人总会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大家追求更强、更快、更多的欲望之心如同与自己的影子赛跑一样,永无止境。

然而,真正能够建立起一番事业的人,一定是那些内心强大而有力量的人,这些人知止得定,因定得静,静而生慧。阳明心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在告知世人,如何才能修心养性。只有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不断磨练心境,提升心性,才能最终获得“动亦定,静亦定”的良知力量与智慧。

一片纯然的天理,一个昭明的良知

 一天,同样的24小时,有的人有事也忙,无事也忙。难怪经常听到抱怨之声:忙!可这个忙是可以避免的。阳明先生说:“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忌。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

 可见,“忙”并不是事多而繁忙,乃因“无主宰”,导致意气用事,秩序无存,有事无事皆忙皆乱。如果主宰常定,所有变化的先后急缓秩序也就自然而然确定了,人事秩序也随之而确定,有事无事故得从容自在。

 一个从容自在之人,做起来事情定会从容自若,事情也将会被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这个“主宰”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一片纯然的天理,一个昭明的良知。

 (陆澄)曰:“何者为天理?”(先生)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因此,存天理去人欲是达到主宰常定状态的有效途径。

 格物致知,坚持内心的判断,让良知做主

 主宰常定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阳明先生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境界,与其敢于与主流思想相抗衡,勇于坚持自我的内在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它的内涵,南宋朱熹学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这一解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阳明先生却另辟蹊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物就是慎独,就是戒惧”。

也就是说,“格物”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任何人做每一件事时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但是私欲会压制内心的判断,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坚持内心的判断,持之以恒就会让良知做主。

结语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所谓的天理,把我们心中的良知天理应用到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就得到天理了。那么,整个世界将是有良知天理的世界。

(文/华玉)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