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寻找使命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2017-08-04 eNet&Ciweek/石刀

业绩当以唯物论,因为数字的意义只有一个,一是一二是二,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业绩直接反映工作的质量,但能否反映工作者更好更有动力更有使命?我们需要搞清楚其中的逻辑,究竟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能够以结果倒推原因的逻辑,是不是唯物的逻辑?

人人都讲逻辑:与、或、非,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习惯于肯定是非黑白是讲逻辑,习惯于不肯定一或到底也是讲逻辑,讲是非是唯物的逻辑,讲或是唯心的逻辑。

原因导致结果,而结果还可以倒推原因(唯一),那显然原因是结果是充分必要条件。这样的关系无懈可击,无论从哪个视角看,都是同样的结果,显然属于唯物的范畴。

更好的业绩是否代表更好的更有动力的自己?

短期的业绩关系很多因素,古人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业绩差时,人们往往从“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入手找一大堆理由加身,但如何开天辟地拉关系,以及对结果进行预测,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业绩好时,人们往往又不讲天时地利人和,喜欢把结果完全归于自己的努力,这就非常不厚道了。

长期的业绩是怎么来的?一言以蔽之,量变引起质变。老外形而下的概况是“You deserve it”,你或许找不到直接的关联,但你同意这个结果理所应当。当然,“You deserve it”也可以用来概况短期业绩的因素。

从我们所从事的业务来讲,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的动因差异类似于市场营销和品牌之间的区别。营销关注当下的结果,关注投入产出比,用销售线索来考核;品牌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并且对应长尾效益的投入行为,无形的价值很难在当下考核。

更好的业绩背后必定有诸多原因,应该包括更好的更有动力的自己,即便偏激一些,说“等同于”、“代表”也没什么错,因为后者还可以是前者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死磕读书?

读书是由寻找使命的终极目标倒推而来的。为什么业绩差,一定是没认真读书,对书的理解不深,对使命的理解不清,甚至没有找到使命。

业绩是可量化的,业绩背后的原始动因(工作的动力)理论上很难量化,一些人通过简单粗暴的方法去量化它,比如唯业绩论,看似符合逻辑,实则差之千里。这里涉及的充分必要条件的论证就不再赘述了。

读书和业绩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跨过了“更好的业绩是否代表更好的更有动力的自己”,向更深层次的原因发起探寻。

为了寻找使命而读书,通过形而下的行为寻找形而上的目标,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行为吗?如果是短期的行为,那就是,如果是长期的行为,那就不是。死磕是一种态度,抱定决心坚持到底不见黄河心不死地寻找使命的过程,它应当是唯物主义。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