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慎独

2017-07-05 eNet&Ciweek/焕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大宗师》

有人说,修行儒家之学,在于慎独“二字”。中国历代儒家学派均对其十分重视,并将其视为个人道德高尚与否的终极指标。甚至梁漱溟先生曾提出过“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的观点。而在民间所广为流传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等俗语,也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慎独的意思。

古人云:“不知荣辱无以为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懂行止,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取舍、识大体、合规范、守道德。明辩是非、划清善恶、美丑的界限,并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做到“慎独”。

要慎独首先要顶住诱惑。老子说:“见欲而止为德”。独处久了,邪念熏染,作奸犯科,邪淫妄语的警惕性和敏感度便开始降低,鉴别力和自控力开始弱化,是非界限和荣辱观念开始错位,拒腐之心开始融化,不仅不能“见欲而止”,反而纵欲而上,一发而不可收,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如果说懂得顶住诱惑是一种清醒,那么善于顶住诱惑则是一种智慧。它需要以高度的自觉、极大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克制自己,与各种消极的东西抗争,向腐朽的东西开火,从而达到“见欲而止”的境界。

由此得知,真正的“慎独”是生命的自觉。“慎独”应该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衡量个人道德觉悟与思想品质的试金石,只有经过艰苦努力和修持磨炼才能逐步做到。慎独非要把自己修持成神仙,而是沐浴灵魂,保持心意上的诚然愉快。慎独的过程也许痛苦,但自觉地进入了慎独的境界一定很美。 

古人提倡慎独,不仅仅在于道德修养的崇高,更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宁静,值得我辈深深体味。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