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修身、修行、修心、修性

2017-06-02 eNet&Ciweek/望舒

儒、释、道是中国经典的三大思想,儒家曰中庸,道家曰无为,释曰出世。看似大相径庭,但冥冥中却有着和谐的统一。

有人说,境界到了,三家所言皆是一物;境界不到,三家所言可化万物。若要强辩,大概可以理解为修身,修行,修心的细微差别。

儒家中庸,以修身为起点。所谓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得方能正心,诚意,身修。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以无人而改节,为何?因为心念通透,言行举止,皆发于心,无有半分娇柔,也无有半分做作。无常行,有常性。至于后人立以五常八德,此其形也,得意忘形,方能成其意。

道家无为,以修行为立足。既然大道常在,诸事唯人自取,何须我为道行道哉?况且道之为物,随镜变换,言其一,则失其众,莫不如将认知融入所行。修行即是修于行止,讲求所思融入所行。古之真人,微妙玄通,身心内外,真如不二。至此境界者,所行即是所愿,应为便是愿为。安静,淡泊,闲适,如同天成,万物不伤,安享三元之寿。

佛家要旨,直指心性。佛门四观法,观身不净,观念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佛门讲的心不是分别心,不是自怜自爱之心,而是隐藏于内心中最根本的那个心性。《西藏生死书》中有具体描述,若了断分别心,做到不动不分别,则万物皆我,我观众生如观己身。乃知众生皆苦,始发宏愿心,慈悲心,精诚心。以心修性,而后能断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是非,无有恐怖。

因此三家汇总,可为一言。修身、修行、修心、修性。将所知融入所行,不再随镜流离,不再随波逐流。而是在心中竖起信仰之根,以此信仰见证此生,亦用此生见证此信。

如果要问信仰的核心是什么,相信自己,不管现在处于怎样的悲惨境地之下,依然能知善行善,依然知道追求超脱的方向。行善的原因不是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好处,而是因为我们心中认同行善是对自己的承诺。承诺发于心而见于行,至此才能理解为何古人云施恩不图报,因为最大的回报,天道已经给予你了,那就是心中对于自己的洗礼和升华。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