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此话意为做学问要需要别人指点开导,但是却不如自己领悟理解,自己领悟理解的话便一通百通,不然的话,就算别人指点再多也是无用,也掌握不了多少。
做学问要需要别人指点开导,但是却不如自己领悟理解,自己领悟理解的话便一通百通。我觉得这句话前半句与我们现代生活有联系的,便是在学习中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教导是必然的,同学的帮助却是偶然的;后半句“但是不如自己领悟理解”,我们往往所接触的成绩优异的同学,都是因为这一点,通过自己的钻研探究,找到了学问的精髓,所以就算是复杂难理解的东西也就迎刃而解了,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接受,能明显感受到接受度和学习动力的差异。不然的话,就算别人指点再多也是无用,也掌握不了多少。如果总是靠别人去指点自己,终究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东西,或者平时看起来是一个“及格”的样子,但是其实就是个“空壳”,只是懂了皮毛,更深的理论道理还是没有握在自己手中,有一句话只有知识是自己的,大概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吧。
从这句话,我觉得还能引申到人生,我们经常会听到“人生前辈”这个词,他们可以是父母亲戚,哥哥姐姐,其实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他们愿意去“指点”你,当你遇到一件事的时候,你可能会惴惴不安,不知道如何面对甚至解决,这个时候如果有个“人生前辈”去指点你会不会好一些呢?但是最重要的是有人告诉你了面对事情解决事情的方法,就要把这次作为经验,在下次有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做到不再依靠别人,而是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有的人没有这样的“人生前辈”,但是发生了事情就搁置不管吗?不会的,时间就会带给你这种经验,但是不一样的就是这个是你自己体会的,要不别人告诉你的更加珍贵、刻骨铭心不是吗?跟学问一样,如果人生经验总是需要别人给你指点,那人生就不是你自己的人生,或是不是你想过的人生。
我们学会自己探究理解学问吧!我们当自己和别人的老师吧!我们学会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吧!我们当自己和别人的“人生前辈”吧!这样好像过得更充实、更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