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S24系列AI手机热销中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双11”背后的消费金融之争

2016-11-18 eNet&Ciweek/苏木

“双11”已经落下帷幕,而其背后的消费金融之争却远没有结束 

相比往年,今年“双11”除了比拼价格、服务、物流之外,各家电商平台在消费金融领域可谓火力全开,不断刷新着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为代表,蚂蚁金服从网商银行、花呗、理财、保险四个方面助力“双11”;京东金融打出白条升级服务,消费保险产品,如送货龟速险等,并在京东小金库、京生金、固收业务、基金等方面均推出力度不小的活动;苏宁金融则将消费贷产品“任性付”免息升级,最高可享12期免息;国美金融通过旗下“美易理财”“美借”“国美基金”推出各色金融服务、优惠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充分结合金融服务、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智慧、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打造“场景+科技”全新服务生态,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助力消费体验升级。

互联网电商缘何入局消费金融?

当下互联网金融的热度慢慢消减,金融科技、消费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取而代之,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新金融”词汇。尤其是消费金融,因其广阔的市场空间被极度看好。随着蚂蚁金服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始搭建一种集支付、理财、信贷、电商交易于一体的产业链,布局消费金融领域已经成为互联网电商的共识。

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由互联网金融公司、电商系、银行系“三方势力”组成,相比另外两者,互联网电商具备四大天然优势。 

第一,拥有强消费场景,即可获得性。当代人普遍拥有“先消费再付款”的新消费观,电商的主要消费群体年龄偏年轻,虽然极具消费潜力但仍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对于资金流动性有较强的需求。

第二,互联网电商的用户数量远胜于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有利于实现获客及控制获客成本。消费金融产品的使用依托于电商,而其本身覆盖用户广且粘性较高,因此推出的消费金融产品在拉动用户消费需求和增加用户关注度上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第三,消费时更简单是用户选用消费金融产品的衡量标准。对用户而言,电商消费金融产品跟信用卡性质类似,而与信用卡的积分奖励不同,电商会推出分期免手续费等优惠政策,开展高频小额信贷,并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习惯的方式,这显然更贴近消费者,在两者均为消费花钱的情况下,用户会偏向更加合适、简便的那一种。

第四,电商和消费金融的结合能够拓宽渠道,扩展业务,实现双赢。电商系消费金融产品是其自身业务的一种改良和延伸,和自身业务紧密联系,这样接入消费金融后不但可以拉动销售,还能进行资源整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基础实现风控。而其还款来源于互通的理财产品,让用户资金实现自体生态体系内循环,减少资金的对外流出,有利于电商稳定资金池。 

消费金融的未来是一场技术的角逐

市场空间是驱动资本的第一要素,银行系、电商系、互金系构成的消费金融三大板块,正在把消费金融巨大“蓝海”变成“红海”,目前消费金融领域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各家机构所能提供的消费金融产品中绝大多数仍然是直接贷款和消费分期两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消费金融的未来将是一场技术的角逐。 

消费金融生态系统之中,通过网络足迹沉淀下来的搜索数据、个人消费和消费偏好数据、信贷累计用户信用、钱包支付数据等信息成为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企业手中的利剑,它能帮助企业从多维度为用户描绘一个立体化的征信画像以及更精确的了解用户需求。 

随着社会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风险识别和资产定价能力的提升,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系、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的市场边界将逐渐清晰,场景对金融产业链的渗透也逐渐由获客渠道、用户画像深入信审风控等各个环节,未来与场景化融合创新的消费金融注定会大放异彩。

“双11”已经落下帷幕,而其背后的消费金融之争却远没有结束。争的领域,可大可小,心中有天下的,自不会牺牲掉大义而一味去抢城掠地。刺激消费是小事,关键在于消费金融能不能为整个互联网金融带来真正意味上的春天,能不能乘势。乘势意味着如何在金融乱世中悠然自适,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换言之能否在这一股乱流中推动着整个金融向更光明的前景,推动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光明。

相关频道: eNews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