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拍120帧的意义在于全世界只有6家影院支持

2016-11-18 eNet&Ciweek/远志

总要有先行者披荆斩棘

近日,李安的第13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中国内地上映。作为暌违四年的潜心之作,李安再度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使用超越现有电影技术的120帧/4K/3D格式拍摄。这样的电影格式组合,无论对于李安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电影产业来说,豪无疑问都是开创性的。

目前全球只有6家影院有能力放映120帧/4K/3D版本,从最开始的纽约首映来看,外界对于这部120帧的电影呈现两极化的评价,一些评论者赞叹这部120帧的电影在技术上史无前例的突破,一些评论者则质疑高帧速电影过于真实。任何一次技术的突破必然是伴随着争议的,120帧的电影最终是否会取代目前电影产业普遍使用的24帧电影还有待于市场的选择,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终于有人以拓荒者的姿态打破了电影产业的这块天花板。总要有先行者披荆斩棘,当24帧成为电影艺术的标配在全世界各地的电影院日夜放映时,拍120帧的意义或许正在于全世界只有6家影院支持。

不要让未来无限可能在才刚刚露头的时候,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回望100多年前,当卢米埃尔兄弟向人们首次展示短片《火车进站》时,有人竟因看到电影镜头吓得起身逃窜。如今,电影早已变成人们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高帧速的概念只有首先被电影人和大众了解和接受,才有可能在工业体系里继续发展下去,从而推动电影产业的变革。正如当年随着3D版《阿凡达》的热映,带给人们从未体验过的银幕观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配置更高的电影院。当时能够放映3D电影的IMAX影厅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几家,而现在却变得稀松平常。技术引导艺术形式的改变,而艺术则依赖着技术进步来支撑更好的创作。如果没有人去突破,24帧或许会伴随人们另一个百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像一次实验性探索,给未来电影带来新的可能性。技术革命不会因为一部影片的出现就宣告成功,它需要更多的导演不断地尝试。

从内心里燃烧,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得者、著名导演阿方索·卡隆说:“电影就是一种坚持,在技术不断的探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出心灵的声音。”对于李安而言,“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这样的基因一直流淌在他的血液里,从《卧虎藏龙》《断背山》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都在题材和技术上不断自我突破,拍120帧的电影,意味着无论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放映,都要攻克一系列全新的技术难题,付出几倍于从前的工作量。有人问李安为什么每次都要做新尝试?年过花甲的李安开始喜欢将一句话挂在嘴边:“我还在成长,还在学习的过程中。”

“成长包括我对电影的追求的成长,也有我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对人们内心的观察的成长。我也需要活力,甚至需要障碍,因为没有障碍人就会没有思想,很难保持新鲜度。每次爬一个高峰,我不仅能学到东西,还能学到谦卑。中国人讲学然后知不足,我学到一个东西,找到一个答案,又开始新的问题,这是我保持活力的方法,这是我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就像我们呼吸一样是本来就在做的事情,对我来讲是非常合理一步步走的,无所谓挑战。”

“最可怕的不光是解决问题,而是你连问题都不晓得在哪里。因为你习惯了拍电影的那一套,想当然地去做,突然有一天,你会觉得不对劲。”电影以24帧/秒的格式拍了近百年,直到有一天他开始觉得一切都不对劲,决心颠覆那些曾经他自己都无比坚信的成功规律。从纽约到台北再到北京,对于电影语言的革故鼎新,他像孜孜不倦的布道者,一路走一路推介,一路经受鼓励和打击。他是少年派,也是比利·林恩,他挺过风浪,也对抗过炮火,他心怀忐忑又意气焕发,他是电影王国里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的年轻人。

一个作品无论其他人为它打上何种标签都不重要,只要能打动自己,它就是属于我心中的那个艺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这场技术变革的先锋和躬身实践者,是电影工业发展史上值得尊敬的一部作品。120帧不是数学上简单相加的概念,对于男主角来说,通过120帧,他白里透红的皮肤,他的气色、心态、气质各各方面,都一览无余,清晰得可以看清每一个细节,甚至是灰尘,这本身就有种美感在里面。

哲学家、艺术评论家阿瑟•丹图说过:“你再也不能说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了,那个时代早已结束。”一个作品无论其他人为它打上何种标签都不重要,只要能打动自己,它就是属于我心中的那个艺术。也许有一天,当人们坐在电影院的时候,银幕亮起,就感觉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主角。

相关频道: eNews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