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中庸中的诚

2016-05-03 eNet&Ciweek/秋实

"诚"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一位十分重要的概念,在《中庸》中被大篇幅的进行论述。自第二十章开始至第二十六章中,几乎全部都是对"诚"的讨论。

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等等,从"诚"为何物,到"诚"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中庸》在第二十五章中给出了关于"诚"的定义与解释:"诚者自成也"。意即"诚"是自己形成自己,而后文"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的意思便是事物发展知道最后终结,如果没有"诚"在其中,就没有任何意义。

而在第二十六章中,则对"诚"给出了进一步的释义,"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在这一段话中,《中庸》向世人描述了"诚"的三个阶段--首先是"诚",其次是在时间上达到久远,最后则能在空间上达到无限。同时也告诉世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诚"是无休无止的,同时也是不断积累的。

想要达到"诚"的境界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进入"诚"的境界之后,便可以彻底领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奥妙所在--只有至诚,才能完全发挥万物的本性,才能完全激发人的本性。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